长白山人参香烟多少钱,国色天香烟,九五至尊香烟多少钱一包,招财猫香烟

行業動態
2021年中國水環境治理行業政策規劃現狀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水環境治理行業

2021年中國水環境治理行業政策規劃現狀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水環境治理是指為使水質滿足特定的環境及回用的要求,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手段對水質進行處理,去除水中有害成分的過程,旨在將污水所含的有機污染物、固體懸浮物、氨氮、磷、細菌等污染物分離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我國水環境治理行業相對發達國家起步較晚。1984年,我國第一座大型城市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投建,設計規模24萬立方米/日,采用標準的活性污泥法工藝,取得了一定的環境效益。此后,中央政府相繼實施了將國際貸款(贈款)向污水處理傾斜、國債資金支持、開征并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費、以BOT方式進行市場化融資等措施,確保了污水處理建設資金的充足性,加速水環境治理行業發展。2001年至2010年,國家全面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十一五”期間,國家開始實施“節能減排”戰略,全國水環境治理步入高速發展軌道。2015年起,隨著國務院出臺的“水十條”在全國各地的貫徹落實,水環境治理需求加速釋放。近年來,生態環境部進一步加大了水環境治理整治力度。同時,在政府財政的引導下,我國水環境治理投入呈快速增長趨勢。

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41.4萬公里,2019年城市排水管道長度達到74.4萬公里。其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安徽、湖北、河南、遼寧、天津是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最長的省份,2019年十省排水管道長度累計占全國64.1%。

中國的水環境治理行業仍處于成長期,市場集中度較低,部分區域及細分市場具有較高活力,如村鎮污水處理市場、黑臭水體治理市場、市政污水處理廠擴容升級市場等。未來,行業市場化服務需求將逐步增加,資源整合與跨區域發展趨勢將逐漸凸顯。在規模效應的推動下,具有良好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市場信譽和資金實力的企業將加速聚集各類資源要素,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搶占市場先機。我國水環境治理行業集中度將加速提高,市場上將出現一批全國及區域性的龍頭、先進企業。

隨著全國各地的工廠提標改造逐步落實、管網建設項目的落地以及老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水處理設施的完善,水環境治理設備和解決方案的需求相繼釋放,城鄉污水處理市場仍具有一定潛力。

 

工業廢水處理行業

2021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2025年市場規模將近1300億元‍

工業廢水具有類型復雜、處理難度大、危害大等特征,主要來源于石化行業、紡織工業、造紙工業、鋼鐵工業和電鍍工業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為199.5億噸。2019年,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448個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監測結果顯示,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5.85億噸,同比下降33.3%。由于國家統計局于2015年以后停止公布工業廢水總排放量數據,前瞻結合2016-2019年我國工業廢水直排海排放量的增速測算,估計2019年我國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約為252億噸。

而自“水十條”出臺以來,我國各涉水企業加快安裝廢水處理設施。據生態環境部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廢水治理設施72952套,比2017年增加了3.7%。在廢水處理能力方面,2018年,全國廢水治理設施處理能力已達22370萬噸/日。同時,在財政投入方面,據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和國家資訊中心的分析預測,“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我國廢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運行費用)合計將分別達到10583億元和13922億元,其中用于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到4355億元和4590億元。

未來十年,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環保要求提高,以及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的不斷升級改造,水污染治理投資仍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

據GEPResearch的研究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889億元。根據市場發展情況結合政策支持情況,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的工業廢水處理市場規模迅速增長;因此,“十四五”期間,隨著環保治理的不斷深入,工業廢水處理行業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保守估計到2025年,工業廢水市場規模將將達到1262億元。

 

水質監測行業

2021年中國水質監測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前景分析未來技術創新將推動國產替代增強‍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不斷驅動下,我國環境監測設備整體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2019年,環境監測設備銷量達8.28萬臺,年復合增速達到23.18%;根據監測對象的不同,環境監測設備可以分為水質監測設備、煙塵煙氣監測設備、環境空氣監測設備、采樣器、數據儀等。

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強,國家對水環境的保護愈發重視,水質監測作為水環境質量的指向標,在市場中率先發力。水質監測設備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2019年,水質監測設備占環境監測設備總銷量的36%,比2018年上升2%,銷量達29808臺,成為環境監測設備的第一大細分市場。

隨著國家對水質監測要求的提高,行業中現有企業不斷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企業之間競爭程度越來越激烈。目前我國水質監測的市場競爭格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梯隊包括以大型外資企業如德國E+H、瑞士ABB、美國哈希為主,主要占領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較高的高端水質監測市場;

第二梯隊包括國內水質監測的龍頭和上市企業,如聚光科技、先河環保、雪迪龍、中環裝備、寧波理工、力合科技等,這些企業中有些已經能夠自主生產中高端水質監測產品和提供運營服務和解決方案,正逐漸形成與大型外資企業競爭的能力和優勢;

第三梯隊的包括中小規模水質監測企業,如蘇州科特環保、上海儀電、北京尚洋東方環境、廣州怡文環境、宇星科技等。隨著國內水質監測企業技術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年來國內市場的國產替代化效應將逐漸增強。

 

臭氧發生器行業

2021年中國臭氧發生器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水處理成為行業主要應用市場‍

目前,國內臭氧發生器生產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據不完全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6月,國內臭氧發生器相關生產企業數量為709家,主要包括國林科技、新大陸、玨辰環保科技、賽萊默、蘇邦環保、三康、瑞邦、康爾、百悅康等,其中小型企業占據大多數,市場競爭分化明顯。

在中、小型臭氧發生器市場,產品的技術要求不高,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新進入的企業一般從低端的中小型產品做起,參與競爭企業較多,競爭相對激烈,競爭手段趨向于以價格競爭為主。

而在大型臭氧發生器市場,競爭則相對溫和。大型臭氧發生器制造需要核心臭氧技術的支撐,對設備的穩定性與高效性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國內掌握核心臭氧技術的企業不多,僅有十幾家。同時客戶在高端應用領域的臭氧設備采購中,對供應商設定了很高的技術條件、規模要求和既往工程業績的要求,進入門檻較高。

臭氧發生器企業大部分分布在山東、江蘇和廣東地區,三個省份企業數量占全國的59.1%。前五省份(山東、江蘇、廣東、安徽、浙江)企業數量占全國的75.5%。整體來看,臭氧發生器行業區域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應用于水處理、食品行業、煙氣脫硝領域,2019年,臭氧發生器在水處理領域(包括飲用水、市政污水、工業廢水、泳池用水等處理)應用市場占比超過一半,達到55%左右,其次為食品行業,應用規模占比達到14%左右,煙氣脫硝領域應用市場比例為9%左右。

 

反滲透膜行業

2021年中國反滲透膜行業應用現狀分析已成為海水淡化領域主流技術

反滲透膜的研制始于1965年,20世紀70年代進行醋酸纖維素(CA)中空纖維和卷式反滲透膜組器的研究,20世紀80年代中期實現工業化,其工藝技術接近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進入20世紀90年代,國外新一代性能優異的反滲透復合膜已工業化并銷入中國,國產反滲透復合膜雖經“九五”科技攻關后,已具備產業化條件,但性能仍比國外低。

目前,海水淡化是反滲透膜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從全國海水淡化領域應用技術的項目數量分布來看,根據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應用反滲透(RO)技術的工程121個,占總項目數量的85.21%,高居首位;其次是應用低溫多效(MED)技術的工程16個,占比為11.27%。

再從全國海水淡化領域應用技術的工程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底,全國應用反滲透(RO)技術的工程規模達825641噸/日,占總工程規模的68.70%;其次是應用低溫多效(MED)技術的工程規模369150噸/日,占總工程規模的30.72%。此外,2018年,全國新增應用反滲透技術的工程4個,工程規模12036噸/日。

綜合來看,不論從工程項目數量還是規模來看,目前海水淡化領域的技術應用主要集中在反滲透膜技術和低溫多效(MED)技術;其中,反滲透(RO)技術在海水淡化領域中的占比都居于首位。

近年來,中國海水淡化領域反滲透膜工程規模持續增長,但增速減緩。其中,2018年中國海水淡化領域反滲透膜工程規模為82.56萬噸/日,同比增長1.5%,2019年中國海水淡化領域反滲透膜工程規模約為84萬噸/日。

 

醫療污水處理行業

2021年中國醫療污水處理能力不斷增加市場規模達到35.9億元

醫療污水主要是指醫療系統在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類型的廢水,具體包括很多方面內容,可能來自于診療室以及化驗室,同時還來自于病房以及洗衣房等,因此其中蘊涵的成分相對復雜。廢水中可能存在病原細菌,同時還含有病毒以及各種類型的化學藥劑,會產生很強的污染。因此需要做好針對性處理工作,并且強化污水處理的效果。

針對醫療污水處理,相關部門早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文件,并且做出了明文規定。國家環境保護局和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05年7月發布了《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對醫療污水的排放進行全面控制,嚴格把關。

醫療廢水來源廣泛,且污染物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醫院所產生的醫療廢水成分、水質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即使同一家醫院里的不同科室,所產生醫療廢水在水質和水量上也大相徑庭,醫療廢水未處理就直接排放,勢必污染環境,因此近年來,中國醫療污水處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中國醫療污水處理市場規模達到35.9億元,較2018年增加0.2億元。

醫療污水的處理是一項復雜的技術,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闊,對此隨著這些領域科技的持續發展,醫療污水的處理工藝也將逐漸進步。

 

檢驗檢測行業

2021年中國檢驗檢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市場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

質量檢驗檢測是指質量檢驗檢測機構接受產品生產商或產品用戶的委托,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某種產品的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進行質量檢驗檢測,出具質量檢驗檢測報告,從而評定該種產品是否達到政府、行業和用戶要求的質量、安全、性能及法規等方面的標準。

據國家認監委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截至到2019年底,全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突破4萬家,達到44007家,同比增長11.5%。

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檢驗檢測設備的種類、數量以及質量直接決定了機構檢驗檢測能力。據認監委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檢驗檢測機構擁有各類儀器設備數量規模增長迅速,截至到2019年底,我國檢驗檢測機構共擁有各類儀器設備710.82萬臺套,同比增長12.16%。

具體到產出方面,數據顯示,我國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出具檢驗報告數量保持平穩增長態勢,2019年,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累計出具檢驗報告數量為5.27億份,同比增長23.13%。

隨著我國檢驗檢測行業市場化發展的持續深入,近年來,民營檢驗檢測機構的快速擴張推動行業高速發展,另外,下游電子電器等新興領域(包括電子電器、機械(含汽車)、材料測試、醫學、電力、能源和軟件及信息化)檢驗檢測需求的增長也帶動行業發展。2015年以來,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營業收入增速均維持在10%以上水平,2019年,全國檢驗檢測機構營業收入為3225.09億元,同比增長14.8%。

 

黑臭水體治理行業

2021年中國黑臭水體治理現狀及趨勢分析: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

城市黑臭水體不僅給群眾帶來了極差的感官體驗,也是直接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水環境問題。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黑臭水體的治理受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國家相關部門先后頒布了多項針對性措施,規劃黑臭水體的治理流程和時間表。國務院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標。

黑臭水體在我國的分布較廣,形勢嚴峻,據調查數據顯示,全國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有黑臭水體2869個,36個重點城市有黑臭水體1063個,而長江經濟帶11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有黑臭水體1367個,可見分布之廣。

治理難度大,且成效穩定性不足。黑臭水體的治理難度本身較大,從短期治理而言,應該按照“外源減排、內源控制、水質凈化、補水活水、生態恢復”的技術路線進行改善及消除;而長期防控而言,黑臭水體的表象在“河里”,根源在“岸上”,而關鍵在“管網”,如果只注重短期治理,黑臭現象會出現反復,治理進度受阻造成投資的浪費。因此想徹底解決黑臭問題,需要采用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手段,厘清管網問題,堅持“廠網河湖”一體化的治理模式。

目前全國共有黑臭水體數量2869個,已完成治理2313個,治理中556個,完成治理比例達到80.6%;其中,長江經濟帶共有黑臭水體數量1367個,已完成治理1075個,消除比例78.6%,略微落后于全國的進度。分省市來看,重慶、浙江、上海已經完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任務,而安徽、湖北、四川、江蘇、貴州的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納濾膜行業

2021年納濾膜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及現狀分析

納濾膜能截留納米級(0.001微米)的物質。納濾膜的操作區間介于超濾和反滲透之間,其截留有機物的分子量約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鹽類的能力為20%-98%之間,對可溶性單價離子的去除率低于高價離子,納濾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機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鐳,且部分去除溶解鹽,納濾膜在食品和醫藥生產中有用物質的提取、濃縮。納濾膜的運行壓力一般3.5-30bar。在我國,對納濾過程的理論研究比較早,但對納濾膜的開發尚處于初步階段。

2017年中國膜行業市場容量達1720億元,納濾雖占不到3%的市場份額,但其增長速度更快,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76%。到2017年中國納濾膜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3.09億元,較2016年增長27.1%,高于2016年同期增速5個百分點。其中飲用水處理及廢水處理占納濾市場74.6%的份額,隨著納濾膜行業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展,納濾毫無疑問會滲透到更多的市場領域,包括食品飲料、化工、石化、制藥與生物醫藥、冶金、農業、紡織、等等。未來,飲用水處理及廢水處理仍然會保持納濾最主要應用領域的地位,并且將以16.1%的復合增長率更迅速地發展,盡管納濾在制藥與生物醫藥領域所占份額較小,但其增長卻是最快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9.5%。

納濾膜技術作為目前具有先進性和競爭力的工業分離和水處理技術,與我國目前提倡的打造節能減排社會,致力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非常契合的,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和發展前景。預計到2023年中國納濾膜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12.65億元,年復合增速將超過18%。

 

城市污水處理行業

2021年中國城市污水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利好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城市污水治理是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重要細分市場之一。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智慧城市”工作的不斷深入,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19年,三部門印發《關于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旨在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建設,進一步激發了城市污水處理市場的活力。

城市污水治理一直是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重要細分市場之一。數據顯示,我國城市排水管道不斷延長、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也逐年提升。2018年,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為68.3萬公里,同比增長8.41%;同年,我國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為1.81億立方米,同比提高6.5%。

然而,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逐年增長、城鎮化率的逐年提高,為城市污水處理市場既帶來了挑戰,又帶來了機遇。2019年,我國城鎮人口約8.48億人,同比增長2.05%。同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60%。

“水”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我國政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財政部和住建部等部門陸續印發相關政策文件,以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建設。

 

智能水表行業

2021年中國智能水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無線遠程水表將成為主流產品

智能水表是一種利用現代微電子技術、現代傳感技術、智能IC卡技術對用水量進行計量并進行用水數據傳遞及結算交易的新型水表,與傳統水表一般只具有流量采集和機械指針顯示用水量的功能相比,有很大的進步。

智能水表優勢明顯,除了可對用水量進行記錄和電子顯示外,還可以按照約定對用水量進行控制。因此,在國家政策支持及政府推行智慧水務和階梯水價的發展的過程中,智能水表將迎來較大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我國推出一系列有關水資源管理的政策,隨著國家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及國家節水行動政策的出臺,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節水型城市的建設,國家“一帶一路”、鼓勵企業“走出去”等政策的推行,供排水企業及工農業、企事業單位用水與節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工作進程的加快,居民與農業用水階梯水價政策的實施,直飲水供水系統的建設,均為水表的智能化發展和更新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市場機遇。

在智慧水務和階梯用水的共同促進下,我國水表從非智能的機械表,再演變為IC卡智能表、光電直讀式智能水表已成為市場主要產品,最后過渡到無線遠傳式水表。機械表對于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宅小區,居民分散于不同單位,上門抄表、收取費用比較麻煩。IC卡預付費智能水表啟用了現代化的“先繳費,后用水”的新管理模式,實現水費管理的電子化與智能化。光電直讀水表采用了光電直讀技術讀取字輪數據,與傳統脈沖表相比,它可將讀數誤差降低至零,且平常無須供電,僅在抄表或閥門時才需要對它供電。

受益于此,2019年水表智能化率逐漸邁入提速階段,新農村建設、“三供一業”改造等利好政策也意味著水表更換將加快速度執行。

返回主目錄